作为临港集团所属产业区公司旗下宝石系厂房之一,钻石园目前已吸引众多前沿产业项目落地,随之而来的是用电需求不断增加,节能减排、降低成本、绿色发展势在必行。
据凯伦股份称,此方案将凯伦单层屋面系统与光伏发电系统有机结合,可解决传统光伏屋顶的痛点问题视角转换促使结构升级多维联合集团创始于1983年,如今已成长为全球顶尖的绿色建筑集成服务商,其以北京总部为技术研发中心、营销中心、管控中心,以天津、南通、沈阳、成都基地为制造中心,集设计研发、智能制造、产品营销、工程管理于一体,产品体系覆盖建筑金属围护系统、楼承板系统、洁净室围护系统、建筑光伏系统及钢结构系统,可谓是建筑行业的一位老资格。
天合此举,突破性地理清了BIPV中光伏与建筑的辩证关系,形成了天能瓦建筑属性的科学定位。天合光能以推出天能瓦为契机,通过与多维联合集团甚至更多建筑领域的伙伴合作,携手汇集光伏与建筑两个行业的创新力量,将为BIPV产业赢得更加广阔的市场认可度,探索出更优的绿色建筑标准与双碳落地示范。一直以来,建筑都是我国的耗电大户,占到我国电力消费总额的三分之一,其碳排放量也占我国总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后,部分光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觉醒了建筑思维,针对第一代技术产品防水性差的问题,开始改良构件,利用W水槽解决漏水问题,形成了第二代技术产品,但此种产品也不完美,如防火性能堪忧。当下,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宣布,节能减排已成为各行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建筑行业更是一马当先。
而今光伏企业生产的已充分考虑了建筑属性的BIPV产品,正亟待建筑行业予以验收,只有被纳入建筑行业体系中的产品,未来才有可能在BIPV这片价值万亿的处女地中真正有所成就。此外,国家也在不断发布如整县推进般有利于光伏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与政策,可以说,BIPV就是当下光伏行业最炙手可热的风口,诸多企业和大资本疯狂涌入,开荒热情与日俱增,大动作此起彼伏。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由光伏板组成的绿色经济方阵成为当地老百姓饭后津津乐道的新话题。
让每个自然村可以安装的户用光伏规模有效提高,从而惠及更多乡村人口。但自2013年项目建成以来,昔日的荒漠化土地上又长起了青草大面积光伏板的遮挡减小了风沙,蒸发量大大降低,同时还保护和增加了人工植被覆盖率,实现有效治理沙漠12000余亩。加强乡村基建,大力推广户用光伏在国家整县光伏试点项目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电网公司对光伏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强,晶科能源创新农村户用光伏应用方案,并配合不同场景推出特定应用下的定制产品,推动新能源渗透农村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据统计,截至2021年2月份,全国累计建成光伏扶贫电站2636万千瓦,惠及近6万个贫困村,415万贫困户。
光伏+治沙,新能源引领西北致富之路相比于中东部自然条件优渥地区而言,西部地区由于发展历史以及自然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在三农问题上尤为突出,西北地区的乡村振兴任务也更加艰巨。光伏+农业模式,创造更多复合价值据悉,光伏+农业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涵盖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诸多领域。
目前已形成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多元互补模式,同时还可兼顾生态乡村旅游产业的引导发展,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土地的单位产出,增加农户收益。这种新奇的农业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采摘、观光打卡,为当地带来新的增收方式。新模式为当地提供了清洁能源的同时,也创造了相当可观的经济价值。晶科能源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线上采访时表示,晶科能源作为领先的光伏企业,提出光伏向农、光伏惠农、光伏绿农的口号,以光伏创新方案助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
在山东省聊城市临清市的南关新村、找军营村,根据当地房屋屋顶面积大、空地多的有利条件,大力推广户用光伏成为这里每家每户的标配。村属宏翊农机专业合作社与晶科能源合作建设投资600万余元的农光互补项目,年产量接近4万斤的桑黄食用菌在光伏供电下茁壮成长,项目年产值预计将达到6000万元,利润2000万元。此外,公司还向贫困地区捐赠光伏电站,如在安徽毫州利辛县、阜阳阜南县及滁州定远县捐赠20个村级电站,每个电站60kW,建设资金1000万元,帮助400户脱贫。当地村民选用晶科能源N型组件,发电收益每户每月约1500元,5-6年后即可快速回本,用太阳生钱,解决当地老年人养老问题。
在我国的另一端,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红新村早在2015年就享受到了光伏+农业的复合经济价值。2017年,晶科在通渭县榜罗投建50兆瓦光伏电站,占地约1800亩。
晶科能源积极探索光伏电站建设与荒漠治理协调方案,通过光伏治沙走出一条治沙新模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发展。目前,晶科能源承接过的扶贫EPC项目共计21个、总容量为284.27兆瓦,主要分布在甘肃、山东、江西、安徽等地。
晶科能源率先在山东开展分布式推广试点工作,带动当地老百姓积极响应国家整县推进号召。光伏扶贫是造血式扶贫的典型代表,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分散式风电项目,作为我国新型的风电项目类型,与传统的地面电站相比,分散式风力发电可以弥补大电网安全稳定性的不足,在意外灾害发生时继续供电,成为集中供电方式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国能所提供的功率预测技术在该类新型风力发电项目上运行良好,安全稳定,标志着国能日新功率预测技术在新能源多领域新型项目应用上技术成熟度高。国能日新功率预测技术运用大数据、超级算法、AI等前沿技术,精准、高效的帮助新能源电站预测发电功率,提高新能源场站的发电容量利用率与经济效益。近期,国能日新在山西服务的三个分散式风电项目集中顺利并网,项目均位于山西省,即山西古店镇28MW分散式风电、山西壶关县20MW分散式风电,山西繁峙县20MW分散式风电项目,合计项目总装机68MW。
国能日新提供其功率预测技术服务,运行良好,全部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同时,为电力调度控制中心的运行控制和决策优化提供支撑
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以及市场引领下,光伏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发电效率、性价比等不断提升,广泛应用到生活生产的各个场景,光伏新能源大势已成,只待光伏人顺势而为,趁势而上,恪守商业规则,利国利民,必将成为时代英雄。铁娘子发光引领行业徐丽英喜欢喝茶,她始终以看见光、追求光、成为光、散发光为目标,大家亲切地称她为光伏产业的铁娘子。
有温度的企业,会有更多机遇。她说:做企业是带领一小群人去做有意义的事,成立商会是带领一大群人去做有意义的事,很多人常说我这样太累了,我却觉得刚刚好,很充实,也很满足。
倾心阳光收益深耕市场徐丽英坦言:燚晶新能成立之初跟同行一样,也是在不断摸索、不断积累中成长的,为了把公司经营好,也参加过企业经营管理培训班,也到过不少企业登门拜访学习求教;公司从小到大,从没有名气到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这都要感谢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会员企业纷纷为她这个服务员点赞。2019年,徐丽英带头发起成立了河北省光伏新能源商会。同时,结合运用自己的专业理论与储备知识,不断尝试、不断摸索、打开思路,最后找到用于改进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为什么选择光伏成为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没有为什么,就是穷。她是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智慧?带着问题,笔者采访了徐丽英,她朴实无华的讲述,给人感觉卓而不凡,谈吐中透露着一个新时代成功女性的果敢与理性。
但经过考察,最后选择了光伏,一是光伏行业是国家大力倡导的新能源行业,是朝阳行业;二是光伏符合未来发展需求,最重要的是能给人带来长久、可持续性的收入,它不是做一次的事,而是可以当做一生的事业去干。在徐丽英看来,企业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觉融入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进程,用自己的现实产品满足社会需求,一定能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
徐丽英带着燚晶新能参加河北省千企帮千村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采取光伏+模式,将扶贫、养老、产业等相融合,投资建设了100多座光伏扶贫电站。特别是今年受国际市场影响,光伏组件原材料涨价,导致安装成本大幅增加,平均每户的安装成本增加了1万-2万元,让业内叫苦连天。
徐丽英是一个商业嗅觉非常灵敏的人,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光热采暖,她开始与朋友合伙创业成立了河北燚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燚晶新能)。谈及行业未来发展,徐丽英有着很高的期许。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砥砺奋进前行,积极主动作为,踏实勤奋工作。从企业掌舵人到河北省光伏新能源商会的带头人,徐丽英总结自己的工作时说:我只是一个执行者,党和国家已经把发展的路给我们铺好,我做的就是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无论是商会还是企业,听党指挥,能打胜仗,党的正确指引,国家的强大后盾、群众的大力支持,我们必须做出个样子来。
我的家乡曾经是有名的国家级贫困县,我走出来了,可家乡还有很多人没走出来,怎么才能让更多乡亲的日子过得好一点?我了解了很多项目。正是这份务实、负责任的初心,让徐丽英和她的企业获得了更多人的认可与信任,她身兼数职、勇担重任,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任劳任怨、积极主动,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作用。
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容易。面对诸多荣誉,徐丽英的表情是严肃的,这每一份荣誉对我是一份肯定,更是一种鞭策、责任。
自此,这位被圈内熟知的茶姑娘开式开始了她的追光之旅。徐丽英一句话道破了她带领企业坚定向前发展的法宝。